-
甲烷與氦氣混合氣在合成石墨包裹奈米鎳晶粒的中的應用
石墨包裹奈米晶粒是一種粒徑為1~100奈米(nm)的球狀復合材料,其內(nèi)核為金屬,外層為石墨。最早于1993年利用碳碳電弧法(Kr?tschmer-Huffman method)製造碳60的衍生材料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Tomita et al,1993, Ruoff et al,1993)。當時有許多人想要在碳60中間的空位中塞入其他的金屬,卻意外的在實驗產(chǎn)物中發(fā)現(xiàn)少量的石墨包裹奈米晶粒。不過此法所製造出來的產(chǎn)物量極少(約幾百粒),根本無法進行科學的基礎研究。更多 +
-
海底泥火山氣體中的甲烷通量
前不久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臺灣西南海域上部斜坡區(qū)域有泥火山存在,目前已確定有13座泥火山存在活躍地噴氣中,這些泥火山分別被命名為MV1~MV13。透過海洋沉積物之孔隙氣體及海水溶解氣體分析,得知本區(qū)域海底泥火山噴發(fā)氣體主要為甲烷,與少量其他碳氫化合物與二氧化碳等,這些碳氫化合物可能逸出海表形成重要的天然溫室氣體來源。更多 +
-
氧氣同位素在海洋研究中的應用
氧的同位素已知的有十二種,包括氧13至氧24,其中氧16、氧17和氧18三種屬于穩(wěn)定型,其他已知的同位素都帶有放射性,其半衰期全部均少于三分鐘。 用途在于:生物呼吸、冶金和化工。但是同樣氧氣的同位素在海洋科學研究中也起到不少作用,科學家可以通過氧同位素數(shù)值計算海水環(huán)境溫度。更多 +
-
氣體同位素在古代環(huán)境研究中的作用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具有相同數(shù)目的質(zhì)子,但中子數(shù)目卻不同。。許多同位素有重要的用途,例如C-12是作為確定原子量標準的原子;兩種H原子是制造氫彈的材料;某些氣體(如氮氣、氧氣等)的同位素也能為科學家提供古代環(huán)境研究的幫助,可以追蹤古代遺跡的線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氣體同位素在古代環(huán)境研究中的作用。更多 +
-
氧氣同位素在古環(huán)境研究上的作用
自然界中氧以16O、17O、18O三種同位素的形式存在,相對豐度分別為99.756%、0.039%、0.205%,氧同位素在地理學中被用作年代確定的參考,常用于冰川的斷代,也在地球科學中廣泛用于確定成巖成礦物質(zhì)來源及成巖成礦溫度。今天紐瑞德特氣小編月月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氧氣同位素在探索海洋以及古前研究中的作用。更多 +
-
海水中氮氣同位素組成的分析方法
高純氮氣,常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嗅的氣體,且通常無毒。氮氣占大氣總量的78.12%(體積分數(shù)),是空氣的主要成份。氮主要有主要有14N和15N兩種氮穩(wěn)定同位素。目前有臺灣學者對海水中硝酸鹽氮同位素組成的分析方法進行了改進,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更多 +
-
氬氣對射頻水氣電漿處理聚乙烯回收丙酮的影響
氬氣是目前工業(yè)上應用很廣的稀有氣體。它的性質(zhì)十分不活潑,既不能燃燒,也不助燃。在金屬冶煉方面,氧、氬吹煉是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鋼的重要措施,每煉1t鋼的氬氣消耗量為1~3m3。此外,對鈦、鋯、鍺等特殊金屬的冶煉,以及電子工業(yè)中也需要用氬作保護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氬氣對射頻水氣電漿處理聚乙烯回收丙酮也有影響呢?更多 +
-
稀有氣體發(fā)現(xiàn)史大揭秘!
我們都知道稀有氣體包括氦、氖、氬、氪、氙、氡,但是這些氣體一開始是沒有出現(xiàn)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在當時不為人所知。這些稀有氣體的發(fā)現(xiàn)者是英國化學家藍塞(William Ramsay,1852~1916)與物理學家瑞利(James William Rayleigh,1842~1919)及化學家特拉維斯 (Morris William Travers 1872~1961),其中藍塞獲頒1904年諾貝爾化學獎,同年瑞利獲諾貝爾物理獎。更多 +
-
甲烷氣體對微波電漿不銹鋼軟氮化處理的影響
本通過添加不同CH4氣體,進行AISI-316不銹鋼試片之低溫電漿軟氮化處理,并探討其氮碳共滲層組織之研究。結果顯示利用甲烷(CH4)氣體參與氮化處理,能提高不銹鋼的耐磨性能。紐瑞德特氣小編月月為您打來詳細的實驗結果。更多 +
-
保護環(huán)境,回收SF6氣體刻不容緩!
溫室氣體不斷上升,引起世人憂慮。其中以六氟化硫(SF6)為害最嚴重,工業(yè)產(chǎn)生的廢六氟化硫,經(jīng)適當處理純化后,直接提供鎂合金業(yè)者在壓鑄時的重要保護氣體使用,據(jù)估計,如果一年能減少六氟化硫排放量2噸、約減少45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相當于增加123座大安森林公園。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