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標準氣體組分的相容性
如果產(chǎn)生氮氣中的氮氧化物標準氣體,如果氮氣中含有高純度的氧氣或在填充過程中帶入氧氣,則混合氣體將為NO2/N2。類似的問題可以總結如下: 1.酸性和堿性氣體 常見的酸性氣體包括:HCl、H2S、so NO2、有機酸等。不能與堿混合,如氨氣和有機胺裝在氣瓶內(nèi); 還原氣體和氧化氣體不相容,不能裝入一個氣瓶,如H2S和SO2、H2S和NO2、H2和Cl2等。 3.可燃或自燃氣體和氧化性氣體 如果易燃氣體和氧化氣體裝在同一個氣瓶內(nèi),超過最低爆炸極限或超過最低耗氧量,則有爆炸風險。由于易燃氣體、更多 +
-
氨氣氣體特性及氨氣檢測儀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
氨氣的特性:氨氣為無色氣體,有毒,危險等級為2.2。有刺激性味。常見的制冷劑。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相對密度0.7714g/l。熔點-77.7℃。沸點-33.35℃。自燃點651.11℃。蒸氣密度0.6。蒸氣壓1013.08kPa(25.7℃)。蒸氣與空氣混合物爆炸極限16~25%(最易引燃濃度17%)。 按國家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GBZ2-2002》規(guī)定,車間中氨氣最高允許濃度為30mg/M3,約為39.5ppm。在實際檢測當中更多 +
-
乙炔氣體安全使用常識
乙炔氣瓶為什么不能用盡? 瓶內(nèi)氣體用盡,瓶內(nèi)壓力與大氣壓力均衡,空氣很容易混入瓶內(nèi),構成乙炔與空氣的混合氣。乙炔的爆炸極限為2.3%-100%(體積分數(shù)),當混有空氣的乙炔瓶送去充氣,高壓乙炔與瓶內(nèi)空氣混合極易爆炸; 乙炔化學性質不波動,易發(fā)作分解反響,略微給予能量(如撞擊和振動)就會引發(fā)分解爆炸。即便在沒有氧氣或空氣等助燃物的狀況下,純乙炔加壓到0.2MPa以上也會發(fā)生爆炸。乙炔瓶內(nèi)裝有溶劑丙酮,隨著瓶內(nèi)乙炔壓力降低,乙炔從瓶內(nèi)帶出的溶劑逐步添加。假如乙炔用盡,則增大溶劑流失,會給充裝、運輸、貯存、運用帶來爆更多 +
-
如何計算多組分標準氣體的爆炸極限?
對于簡單的氣體爆炸極限,我們很容易從各種手冊中查到,如air-H2,O2-H2等,但在實際中很多標準氣體屬于多元組成,在各類書中難以查到,這樣無法判定該瓶標準氣體是否是爆炸性氣體。若盲目操作無疑潛藏巨大的安全隱患。對于爆炸性混合氣體,若用戶確實需要,只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計算和認真操作,盡管屬于爆炸性標準氣體,也能準確、安全配制。如:Ar60%-CH4 10%-CO 10%-H2 10%-O2 10%配制壓力若為10.0MPa,體積為8L的鋁合金氣瓶,若因某種原因發(fā)生了瞬間爆炸,其威力相當于0.411k更多 +
-
丁烷的爆炸極限是多少?
可燃氣體與空氣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nèi)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著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稱為爆炸極限。丁烷與空氣的混合物爆炸極限是19%~84%。 爆炸極限:爆炸極限也稱爆炸濃度極限,是指可燃物質(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或氧氣)必須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nèi)均勻混合,形成預混氣,遇著火源才會發(fā)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扇夹曰旌衔锏?font color='red'>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時,其爆炸危險性越大。這是因為爆炸極限越寬則出現(xiàn)爆炸條件的機會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則可燃物稍有泄漏更多 +
-
多組分標準氣體的爆炸極限應該如何計算
對于簡單的氣體爆炸極限,我們很容易從各種手冊中查到,如air-H2,O2-H2等,但在實際中很多標準氣體屬于多元組成,在各類書中難以查到,這樣無法判定該瓶標準氣體是否是爆炸性氣體。若盲目操作無疑潛藏巨大的安全隱患。對于爆炸性混合氣體,若用戶確實需要,只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計算和認真操作,盡管屬于爆炸性標準氣體,也能準確、安全配制。如:Ar60%-CH4 10%-CO 10%-H2 10%-O2 10%配制壓力若為10.0MPa,體積為8L的鋁合金氣瓶,若因某種原因發(fā)生了瞬間爆炸,其威力相更多 +
-
丁烷氣體用途及注意事項
正丁烷又稱丁烷,相對密度0.6012(0℃)、0.5788。熔點-138.4℃。沸點-0.5℃。臨界溫度 152.01℃。臨界壓力3.797MPa。閃點-60℃。折射率1.3259(液體,在飽和壓力下)、1.0013(氣體,在常壓下)。溶于乙醇(17℃及10.332×103Pa時, 18ml/1ml)、乙醚(25ml/1ml)、氯仿(30ml/1ml),微溶于水(0.5ml/1ml)。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極限1.6%~8.5%(體積分數(shù))。更多信息請點擊:,或者撥打我們的熱更多 +
-
氮氣稀釋甲烷氣體是咋回事?
大家都知道可燃氣體都有一個爆炸極限,一個最佳的燃點,甲烷濃度過高的時候反而會因為缺氧導致燃燒不充分,所以需要另外一種氣體來稀釋甲烷氣體。臺灣的陳俊勛先生研究過在甲烷氣體中添加氮氣來稀釋,從而研究燃燒火焰的實驗,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研究一下吧。更多 +